捕鱼机是不是不可控,不朽情缘暴风网站,正规游戏试玩平台

中國政府網 |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
登錄 注冊 注銷 無障礙 關懷版 網站支持IPV6
首頁 政務公開 政務服務 互動交流 專題專欄 黨建工作

3000億國債資金已下達、支持政策全面啟動……這項重點工作最新進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9月23日召開專題發布會,介紹“兩新”政策總體進展成效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這項工作作出全面部署;7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一系列加力支持“兩新”工作的政策舉措。近兩個月以來的工作進展可以用“三個全面”來概括。第一,配套細則全面出臺。在全國層面,加力支持“兩新”的若干措施發布后,設備更新項目申報通知,以及工業設備、用能設備、環境基礎設施、營運船舶、營運貨車、新能源公交車、農業機械、老舊電梯等8個領域設備更新實施細則,汽車、家電、電動自行車、家裝廚衛等4個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細則,這些配套舉措已經全部印發實施。在地方層面,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已經出臺加力支持“兩新”的實施方案,同時印發了各類地方配套實施細則,超過140份。可以說,運用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兩新”的政策體系已經構建完成,為今年乃至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參考鏈接:1.補貼翻倍,范圍擴大!電動自行車、家電、農機等換新補貼大全2.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3.交通運輸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補貼實施細則4.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5.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實施細則6.加大工作力度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7.補貼更高!汽車以舊換新最新通知8.最高補貼2000元,家電以舊換新來了9.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第二,國債資金全面下達。設備更新方面,我委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地方審核、國家復核”原則,優化支持方式,簡化審批流程,篩選出了4600多個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項目,設備更新領域1500億元國債資金已分2批全部按相關規定和程序安排到項目。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我委會同財政部,綜合各地區常住人口、地區生產總值、汽車和家電保有量等因素,合理確定資金支持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1500億元國債資金已于8月初開始全部下達到地方。第三,支持政策全面啟動。截至目前,各部門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10條加力措施已經全部啟動,各地也配套出臺了一系列細化落實舉措。比如,北京、天津、上海等20個地區出臺了個人消費者汽車置換更新政策。又比如,江蘇、浙江、湖北等31個地區均已實施新的家電以舊換新補貼,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全面參與家電以舊換新。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兩新”工作逐步取得明顯成效,并還在不斷顯現,可以用“五個有力”來概括。第一,有力拉動了投資增長。設備更新政策持續推進,有效調動了經營主體更新生產、用能、電梯等各類設備的積極性。前8個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6.8%,增速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高13.4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2%,比前7個月提高3.5個百分點,說明加力政策實施后,8月份的拉動效果更加明顯。第二,有力釋放了消費潛力。各地以舊換新政策陸續落地,帶動重點消費品銷售明顯上漲。比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乘用車零售量為190.5萬輛,環比大幅增長10.8%;其中,非常亮眼的是新能源汽車零售量為102.7萬輛,環比大幅增長17%。又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由降轉升,8月份銷售額同比增長3.4%。從平臺和賣場情況看,近期家電以舊換新消費快速增長。第三,有力促進了產業發展。“兩新”工作持續激發需求潛力,相關政策效應正在向供給部門傳導,推動設備制造、汽車、家電等行業生產較快增長。以交通、通信等設備更新重點領域為例,8月份,船舶及相關裝置、城市軌道交通設備、通信設備等制造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3%、17.1%、10.3%;家用洗衣機、智能電視、家用電冰箱等產品產量也都實現了較快增長。同時還要看到,不少企業看好“兩新”領域發展前景,增加了設備制造、消費品生產等領域投資。前8個月,裝備制造業、消費品制造業、原材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0%、14.9%、9%。第四,有力提升了民生福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是“兩新”工作的重要落腳點。在這方面,我們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開展了大量工作。比如,聚焦建筑市政短板領域、薄弱環節,推動各地扎實開展住宅老舊電梯更新、環境基礎設施更新。前8個月,與市政建設密切相關的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投資增長23.5%。又如,聚焦提升教育、醫療、文旅等領域公共服務質量,深入推進社會領域設備更新,智慧文旅等改造提升全面推進。第五,有力支撐了綠色轉型。“兩新”工作的重要目標,就是通過使用更多更加節能低碳的產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活質量,助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兩新”政策帶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勢較好,8月份,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0.5%和97%,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53.9%,連續兩個月突破50%。節能家電零售快速增長,據初步統計,8月26日至9月8日全國1級能效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燃氣熱水器線上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54.6%、140.2%、31.8%、396.2%、78.41%,增速大幅快于同品類家電整體水平。與此同時,回收循環利用行動、標準提升行動也取得積極進展,前8個月,全國新增智能化社區廢舊物資回收設施5900多個,報廢汽車回收量421萬輛,同比增長42.4%。重點領域標準加快制訂、修訂,為深化綠色轉型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撐。

換設備、換家電、換汽車……三部門公布最新進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兩新”工作。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這項工作作出全面部署;7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一系列加力支持“兩新”工作的政策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9月23日上午舉行專題發布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介紹“兩新”政策總體進展成效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一起關注!“兩新”工作進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地方“兩新”配套細則全面出臺在全國層面,加力支持“兩新”的若干措施發布后,設備更新項目申報通知,以及工業設備、用能設備、環境基礎設施、營運船舶、營運貨車、新能源公交車、農業機械、老舊電梯等8個領域設備更新實施細則,汽車、家電、電動自行車、家裝廚衛等4個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細則,這些配套舉措已經全部印發實施。??在地方層面,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已經出臺加力支持“兩新”的實施方案,同時印發了各類地方配套實施細則,超過140份。可以說,運用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兩新”的政策體系已經構建完成,為今年乃至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已全面下達設備更新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地方審核、國家復核”原則,優化支持方式,簡化審批流程,篩選出了4600多個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項目,設備更新領域1500億元國債資金已分2批全部按相關規定和程序安排到項目。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綜合各地區常住人口、地區生產總值、汽車和家電保有量等因素,合理確定資金支持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1500億元國債資金已于8月初開始全部下達到地方。各部門、地方、電商平臺支持政策全面啟動截至目前,各部門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10條加力措施已經全部啟動,各地也配套出臺了一系列細化落實舉措。比如,北京、天津、上海等20個地區出臺了個人消費者汽車置換更新政策。又比如,江蘇、浙江、湖北等31個地區均已實施新的家電以舊換新補貼。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全面參與家電以舊換新。數據看“兩新”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前8個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2%有力拉動了投資增長。設備更新政策持續推進,有效調動了經營主體更新生產、用能、電梯等各類設備的積極性。前8個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6.8%,增速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高13.4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2%,比前7個月提高3.5個百分點,說明加力政策實施后,8月份的拉動效果更加明顯。8月份,新能源汽車零售量為102.7萬輛,環比大幅增長17%有力釋放了消費潛力。各地以舊換新政策陸續落地,帶動重點消費品銷售明顯上漲。比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乘用車零售量為190.5萬輛,環比大幅增長10.8%;其中,非常亮眼的是新能源汽車零售量為102.7萬輛,環比大幅增長17%。又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由降轉升,8月份銷售額同比增長3.4%。從平臺和賣場情況看,近期家電以舊換新消費快速增長,8月26日至9月21日,京東平臺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等家電產品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8.8%、86.3%、130.6%、240.5%、52.2%,這五類電器的增速最少增長52.2%,增速非常明顯;9月1日至21日,蘇寧易購全國經營門店客流量提升一倍,電腦、空調的銷售額分別實現了近300%和100%的快速增長。這兩家企業的數據能夠非常直觀地反映出“兩新”政策的顯著效應。?? ?設備制造、汽車、家電等行業生產較快增長有力促進了產業發展。“兩新”工作持續激發需求潛力,相關政策效應正在向供給部門傳導,推動設備制造、汽車、家電等行業生產較快增長。以交通、通信等設備更新重點領域為例,8月份,船舶及相關裝置、城市軌道交通設備、通信設備等制造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3%、17.1%、10.3%;家用洗衣機、智能電視、家用電冰箱等產品產量也都實現了較快增長。同時還要看到,不少企業看好“兩新”領域發展前景,增加了設備制造、消費品生產等領域投資。前8個月,裝備制造業、消費品制造業、原材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0%、14.9%、9%。各地扎實開展住宅老舊電梯更新、環境基礎設施更新有力提升了民生福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是“兩新”工作的重要落腳點。在這方面,我們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開展了大量工作。比如,聚焦建筑市政短板領域、薄弱環節,推動各地扎實開展住宅老舊電梯更新、環境基礎設施更新。前8個月,與市政建設密切相關的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投資增長23.5%。?又如,聚焦提升教育、醫療、文旅等領域公共服務質量,深入推進社會領域設備更新,智慧文旅等改造提升全面推進。近期央視深入采訪報道了醫院彩超機、CT機更新以及國家圖書館迎來設施新升級等,有很多典型案例,非常生動地展現了“兩新”政策的落地情況。助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有力支撐了綠色轉型。“兩新”工作的重要目標,就是通過使用更多更加節能低碳的產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活質量,助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兩新”政策帶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勢較好,8月份,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0.5%和97%,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53.9%,連續兩個月突破50%。節能家電零售快速增長,據初步統計,8月26日至9月8日全國1級能效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燃氣熱水器線上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54.6%、140.2%、31.8%、396.2%、78.41%,增速大幅快于同品類家電整體水平。與此同時,回收循環利用行動、標準提升行動也取得積極進展,前8個月,全國新增智能化社區廢舊物資回收設施5900多個,報廢汽車回收量421萬輛,同比增長42.4%。重點領域標準加快制訂、修訂,為深化綠色轉型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撐。“兩新”下一步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一是進一步加強進度調度督促。充分發揮“兩新”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督促重點任務落實。為深入開展基層調研,及時發現制約“兩新”政策落實的各類堵點卡點問題,及時提出務實管用的舉措。通報進展情況、推廣經驗做法,對工作進展緩慢的部門和地區進行督促提醒。二是進一步加強資金監督管理。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了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新”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全鏈條管理規定,確保資金真正用于“兩新”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抓好辦法實施,通過開展聯合調研督導等方式,重點摸排各地區各領域資金使用和管理情況,確保資金符合投向。對于個別地方出現的騙補貼、套補貼、擠占挪用資金等行為,將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三是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解讀。今天發布會后,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進一步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地方創新方式持續做好政策解讀,讓更多更大范圍的企業和群眾了解政策、享受政策。財政、金融支持政策落地情況——及時下達超長期特別國債和設備更新貸款貼息資金財政部:一是分批次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綜合各地區常住人口、GDP、汽車和家電保有量等因素,確定各地區資金規模后,財政部第一時間按60%比例向地方預撥900億元資金,并要求各省抓緊將預算資金分解下達至同級有關部門或下級財政部門,有效保障各地及時啟動相關工作。同時,財政部密切跟蹤各地工作進展情況,實時掌握資金使用進度,并根據地方實際工作進展情況,及時下達剩余600億元資金,有效保障中秋、國慶期間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資金需求。二是及時下達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資金。收到國家發展改革委轉來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設備更新項目清單后,財政部第一時間啟動預算下達程序,下達相關資金,并要求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按照項目實施進度及時撥付資金,保障相關項目有序實施。三是撥付第一筆設備更新貸款貼息資金。中央財政優化資金申領流程,向省級財政預撥貼息資金,省級財政按季度向銀行預撥貼息資金,銀行在收息時直接扣除,經營主體免申即享優惠利率。財政部安排設備更新貸款貼息資金200億元,目前已撥付第一筆貼息資金80億元,提振經營主體設備更新積極性,加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此外,加力支持“兩新”工作資金投入大、涉及領域多,需不斷強化資金監管,保障資金安全。對此,財政部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建立了定期調度機制,密切跟蹤政策實施進展,壓實各地項目和資金管理的主體責任。同時,明確資金使用“負面清單”,要求相關資金不得用于平衡預算、償還政府債務或清理拖欠企業賬款、“三保”支出等,并通過線上監控、線下核查等具體舉措,防止資金擠占、挪用,讓“真金白銀”的政策落到實處、早見成效。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累計簽約貸款的70%支持中小企業。中國人民銀行:企業在設備更新中的融資需求主要由銀行貸款滿足,人民銀行通過再貸款政策工具給予支持。今年4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創設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規模5000億元,利率1.75%。其中,安排1000億元額度支持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首貸”;安排4000億元額度專項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并強調優先支持中小企業申報的相關項目。?? ?政策實施以來,相關部門認真組織項目遴選,累計向銀行機構推送3批次、1.3萬個備選項目;人民銀行等部門指導銀行機構建立專項工作機制,加強資源保障,加快對接盡調,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項目融資的信貸支持。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推送的設備更新項目已基本實現融資對接和盡調的“全覆蓋”,累計簽約貸款金額2300億元,加權平均利率3.1%,比1年期LPR利率(3.35%)還低25個基點,有力支持了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實施。據統計,其中70%的資金是支持中小企業的。同時,人民銀行持續推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大文章等有關工作,為中小企業融資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比如,聯合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關于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發揮碳減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作用,新增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1000億元,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截至今年8月末,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分別同比增長21%、16%,均顯著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對于抵押不足,難以獲得融資支持的問題,如何降低企業融資難度?中國人民銀行:?? ?抵質押品不足不是實施設備更新改造的中小企業融資的獨有問題,而是中小企業融資面臨的共性問題。過去幾年,人民銀行組織金融機構持續開展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強化“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建設。主要工作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提升風險評估和信貸技術,減少對抵押擔保的依賴。支持銀行機構開發“技術流”風險評估模型,將企業創新能力和成長性作為授信評級重要因素,不過分關注抵質押品,提高企業信用貸款額度。強化金融科技手段運用,深入挖掘整合各類涉企信用信息,精準評估中小企業風險,為發放信用貸款提供支撐。二是加強信貸產品服務創新,支持重點領域企業增強承貸能力。大力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創新積分貸,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更好匹配高新技術、文化旅游等領域企業“輕資產、重智力”特點。發揮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作用,拓寬生物活體、養殖設施等抵質押物范圍,助力盤活農業經營主體的資產資源。三是健全盡職免責制度,提高信貸從業人員敢貸愿貸積極性。聯合金融監管部門指導督促銀行機構建立健全盡職免責制度,提升小微企業信貸從業人員免責比例,適當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特別是在科技貸款、綠色貸款方面,細化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和流程,免除一線信貸工作人員的后顧之憂。?? ?四是完善融資服務配套機制,為提升企業融資可得性營造有利條件。指導人民銀行各地分行依托地方征信平臺、融資服務促進平臺等,構建常態化、便捷化、網絡化銀企對接機制。推動地方政府擴大公共信息開放共享,建立健全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知識產權交易評估等機制,有效發揮支撐作用。目前,有關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4年8月末,普惠小微貸款授信戶數超6200萬戶,已覆蓋超三分之一經營主體;科技型中小企業獲貸率近50%;制造業信用貸款占比38%,過去3年提升了7個百分點。關于廢舊物資回收——國家發展改革委:一是廢舊物資回收網絡不斷完善。?針對回收渠道不夠完善等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深入推進垃圾分類網點與廢舊物資回收網點“兩網融合”,提高可回收物分類準確率。截至目前,全國建成回收網點約15萬個,各類大型分揀中心約1800個,有效解決了過去回收網點不夠、不完善的問題。二是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不斷強化。針對廢舊資源再生利用質量不高等問題,深入開展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60個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重點城市、100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等項目的建設,引導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進一步集聚化、規模化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59%,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10種主要再生資源利用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長,廢鋼鐵每年利用量已經達到2.6億噸。三是循環利用體制機制不斷健全。針對企業在抵扣減稅方面的難題,持續推進資源回收企業向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從而降低回收企業經營成本。針對困擾行業多年的用地難題,指導各地把廢棄物回收設施納入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為回收循環利用提供用地支撐。針對不規范小作坊污染環境問題,深入實施退役動力電池等綜合利用規范條件,大力暢通線索舉報渠道,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堅決打擊“作坊式回收拆解”等環境違法行為。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更加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顯著政治優勢不斷鞏固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李強趙樂際蔡奇丁薛祥李希韓正出席王滬寧主持中共中央、全國政協20日上午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舉行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我們要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把人民政協的顯著政治優勢更加充分發揮出來,不斷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蔡奇、丁薛祥、李希,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大會。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75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進行的偉大創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顯著政治優勢,是科學、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類政治制度發展史上具有獨特政治價值。習近平強調,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形勢任務,在實踐創新基礎上推進人民政協理論創新,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主要是: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政協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堅持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政黨制度,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堅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堅持強化委員責任擔當,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履職能力建設。這10條構成了我們黨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是75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習近平指出,協商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新時代新征程,要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統籌完善協商民主體系,著力健全協商民主機制,不斷拓展協商方式和平臺,積極營造良好氛圍和條件,不斷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習近平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要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習近平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人民政協要深刻認識人民政協制度和人民政協組織的鮮明政治屬性,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不斷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推動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進一步實現政治上團結合作、思想上共同進步、行動上步調一致。習近平強調,人民政協要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深入推進協商議政。發揮協商式監督優勢,助推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習近平指出,人民政協要完善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機制,加強對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宗教人士的政治引領,廣泛團結聯系海外僑胞,著力畫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習近平強調,要健全人民政協工作制度機制,加強政協協商同其他協商形式的協同配合,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機制,加強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多做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的工作。習近平指出,建設一支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政協委員隊伍,是人民政協高質量履職的重要保障。廣大政協委員要珍視政治身份,錘煉政治品格,提高政治能力,強化使命和責任擔當,自覺投身凝心聚力、決策咨詢、協商民主、國家治理第一線的具體實踐。習近平強調,中共各級黨委要加強對政協工作的領導,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能。政協黨組要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健全落實中國共產黨對政協工作領導的組織體系和制度機制。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政協黨的各項建設,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王滬寧在主持大會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人民政協的歷史貢獻,深刻闡述人民政協的鮮明中國特色和顯著政治優勢,對不斷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對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人民政協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講話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要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努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貢獻。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部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和曾擔任過全國政協領導職務的老同志出席大會。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人民團體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在京全國政協常委,有關方面代表等約800人出席大會。
國務院信息 今日重慶 部門動態 通知公告
專題專欄
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政府信息公開年報
政策文件 政策解讀
行政規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廢止失效文件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等7部門關于印發重慶市推動繭絲綢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繭絲綢消費實施方案的通知2024-08-15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等16部門關于印發“愛尚重慶”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2024-04-30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等10部門關于印發支持首店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2023-12-25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 重慶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重慶市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2023-12-12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商務領域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試行)的通知2023-11-23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廢止部分規范性文件的通知2023-06-08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印發促進會展業發展支持政策的通知2023-05-25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規范全市加油站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2023-05-24
  • 查看更多>>
  • 關于優化升級調整2024年家裝廚衛消費品以舊換新消費貸款貼息政策的通知2024-08-29
  • 關于組織實施2024家裝廚衛消費品以舊換新消費貸款貼息政策的通知2024-07-09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評估結果的報告2024-06-07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印發《推動美麗重慶建設促進綠色商務發展規劃(2024—2030年)》的通知2024-05-15
  • 關于實施汽車消費購置補貼的通知2024-03-01
  • 重慶市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十四五”發展規劃2023-12-04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多措并舉促進和擴大家居消費的通知2023-09-22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推動美麗重慶建設促進綠色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2023-09-01
  • 查看更多>>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廢止部分糧食行政管理政策文件的通知2023-09-04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廢止部分規范性文件的通知2023-06-06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重慶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重慶市商務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商貿服務業發展實施細則的通知2021-07-01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重慶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重慶市商務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2020-01-06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和評審管理辦法的通知2019-12-27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重慶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重慶市鼓勵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19-11-25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印發重慶市成品油市場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2017-08-31
  • 查看更多>>
負責人信息 機構職能

行政許可

行政處罰

行政檢查

行政確認

其他類權力

全部

服務平臺
互動交流
來信選登更多>
  • 信件標題
  • 答復時間
我要寫信 信件查詢 意見征集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微信公眾號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官方頭條號

政務新媒體

023-12345

商務投訴熱線

023-62663155

重慶市商務委辦公室

023-62661008

重慶市商務委行政服務大廳

公平競爭審查投訴熱線

熱線電話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 取消
南宫市 甘孜 诸城市 静乐县 江川县 河间市
衡水市 赣州市 乐业县 柯坪县 安多县 安西县
无锡市 西昌市 托克逊县 木里 阿坝 遵义市
泛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凤阳县| 洪湖市| 凌海市| 武乡县| 石河子市| 平罗县| 加查县| 乌苏市| 黄龙县| 彭州市| 遂川县| 平湖市| 安平县| 花莲市| 旺苍县| 西吉县| 来安县| 泽普县| 河南省| 彭水| 资溪县| 罗江县| 西昌市| 塘沽区| 固镇县| 绥宁县| 库车县| 六枝特区| 大城县| 镇巴县| 湘西| 长岭县| 万载县| 东平县| 汝阳县| 上高县| 浙江省| 龙江县| 昌图县| 桑日县|